港股行情查询
你的位置:成都股票配资_港股行情查询 > 港股行情查询 > 股票资本分配几倍杠杆最好 高盛-变革中的中国:聚焦产能周期-面对不均衡、判断转折点、穿越长周期!
股票资本分配几倍杠杆最好 高盛-变革中的中国:聚焦产能周期-面对不均衡、判断转折点、穿越长周期!

发布日期:2024-09-10 08:35    点击次数:96

股票资本分配几倍杠杆最好 高盛-变革中的中国:聚焦产能周期-面对不均衡、判断转折点、穿越长周期!

摘要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车和功率半导体等行业,这些行业贡献了中国GDP增长的22%。

·目前,中国制造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五个行业的产能超过了全球总体需求,导致部分行业内超过50%的产能现金利润率为零或负数。

·中国制造企业正在调整未来新增产能步伐,以应对盈利能力欠佳和欧美市场准入限制的不确定性。预计从现在到2028年,供需将趋于再平衡,利润将得到修复,同时中国向全球的供应将大幅放缓。

·光伏和锂电池行业目前面临供需不均衡状态,其现金利润率为负值且资本支出计划被削减。然而,这两个行业的需求增长依然稳健,因此它们最接近达到周期性转折点。

·新能源车和功率半导体行业距离转折点较远,主要受到资产负债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共同影响。这两个行业当前仍处于扩张阶段,但面临着来自供给侧改革、竞争结构以及中国以外产能扩张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未来几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趋势将趋于再平衡,预计到2028年供需关系将逐步改善,利润水平也会得到修复。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资本支出变化、欧美市场准入政策以及全球经济环境对需求端的影响。

完整原文报告扫描加微信获取

Q&A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如何?其供需格局和周期性转折点有哪些变化?

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显著地位,尤其是在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车和功率半导体等行业。这些行业贡献了中国GDP增长的22%。然而,目前有五个行业的产能超过了全球总体需求,这导致部分行业内超过50%的产能现金利润率为零或负数。面对这种不均衡,中国制造企业正在调整未来新增产能步伐,以应对盈利能力欠佳和欧美市场准入限制的不确定性。预计从现在到2028年,供需将趋于再平衡,利润将得到修复,同时中国向全球的供应将大幅放缓。

光伏和锂电池行业目前的供需状况如何?是否接近周期性转折点?

光伏和锂电池行业目前面临供需不均衡状态,其现金利润率为负值且资本支出计划被削减。然而,这两个行业的需求增长依然稳健,因此它们最接近达到周期性转折点。根据我们的“三项原则”和“临界点”研究框架,这些因素表明光伏和锂电池行业可能很快会迎来供需再平衡。

新能源车和功率半导体行业距离转折点还有多远?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新能源车和功率半导体行业距离转折点较远,主要受到资产负债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共同影响。这两个行业当前仍处于扩张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也面临着来自供给侧改革、竞争结构以及中国以外产能扩张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此外,如果发生全球经济放缓情景下需求冲击,这些因素也可能进一步推迟其达到转折点的时间。

未来几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趋势如何?有哪些关键因素需要关注?

未来几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趋势将趋于再平衡,预计到2028年供需关系将逐步改善,利润水平也会得到修复。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各个细分领域内资本支出的变化,其次是欧美市场准入政策以及全球经济环境对需求端的影响。此外,还要留意中国以外地区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在相关产业中的产能扩张情况。这些因素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及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

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和其他地缘政治问题层出的背景下,中国各行业的超额产能和不均衡状况有多严重?

截至2024年一季度,中国光伏组件和锂电池的产能分别达到全球需求量的200%和150%。在光伏、新能源车、钢铁和工程机械行业中,超过50%的供应以零或负现金利润率运行。2023年,这七个样本行业中有五个行业的中国产能高于其各自产品的全球需求总量。具体而言,光伏组件产能相当于全球需求的200%,锂电池相当于150%。截至2023年,这些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在30-87%之间,而2020-21年为41-95%。随着供需不均衡状况加剧,大多数行业产品价格与2023年初相比下降了10-55%。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这些行业出现周期性转折?

现金利润率和资本支出周期是关键因素。2024年一季度,大多数样本行业中超过50%的供应运行在零或负现金利润率。生产企业对2024-25年的资本支出计划进行了大幅调整,例如锂电池平均削减28-41%,而功率半导体(IGBT)则上调了100%以上,新能源车情况不一。从过去12个月资本支出计划调整趋势推测,预计到2026-28年,光伏组件和锂电池的产能利用率可能会从54-55%提高到69-79%。

对于较早出现转折点的行业,其未来前景如何?

我们预计光伏组件和锂电池行业将面临积极的周期性风险(供需格局改善),其单位现金利润将有所提升。例如,光伏组件单位现金利润将从人民币-0.04元升至0.11元/瓦,锂电池则从人民币122元升至137元/千瓦时。此外,这些行业在海外市场份额扩张速度将大幅放缓或下降,但更低产量与更高价格之间的平衡仍可支持中国GDP。

哪些新能源相关产业面临持续或更大的负面周期性风险?

新能源车与功率半导体(IGBT)产业面临持续或更大的负面周期性风险。这两个产业目前存在显著超额产能,并且预计需要2-3年的时间才会看到方向性的转变。同时,我们认为钢铁与工程机械产业将继续处于结构性供过于求状态,而空调产业则保持平衡。

高盛研究部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独特见解是什么?

高盛研究部认为,包括现金利润率和资本支出周期在内的基本经济性因素是中国制造业周期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分析“ 三项原则 ”及临界点,我们定义了周期底部,并量化了非市场驱动型因素对产能扩张支持的局限性。此外,我们根据过去12个月资本支出计划调整趋势预测了未来几年的潜在产能情景。

中国政府对这些产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尽管政府对供需两方面提供了一定支持,但我们认为这并非能够持续改变经济基本面的决定性因素。据估计,政府于2023年的补贴/返还金额平均仅占EBITDA(经营性现金流)的2-10%。

如何看待这些产业中的投资机会?

在评估竞争结构与成本曲线后,我们看好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线企业:强劲市场领先地位(包括市场份额与成本优势)以及较高准入壁垒,从而为整合格局提供保护。因此,我们重点关注11只可能在行业周期转折点来临时及/或结构保持稳定时提供敞口机会的股票。

具体哪些样本行业被纳入此次分析?它们对中国GDP贡献如何?

分析涵盖七个样本行业:1) 光伏组件;2) 新能源汽车;3) 锂电池;4) 功率半导体(IGBT芯片组);5) 工程机械;6) 空调;7) 钢铁。这七个样本行业贡献了中国2023年GDP 的6.6% 和 GDP 增长 的21.9%,各自产品在中国以外市场平均占有37%的份额(相比之下, 2020 年为27%)。

中国主要产品的市场价格在2023年初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根据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的数据,2023年初以来,中国主要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下降了10%至55%。具体来看,光伏组件、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功率半导体(IGBT)的价格分别下降至80%、60%、40%的基准水平。此外,建筑机械和空调的价格也出现显著下滑。

2023年各行业的EBITDA利润率表现如何?

2023年,各行业的EBITDA利润率普遍下降。光伏组件、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功率半导体(IGBT)的季度EBITDA利润率分别为10%,而建筑机械和空调则分别为0%和-10%。这表明在产品降价的背景下,企业利润进一步收缩。

中国是否存在超额产能?具体表现在哪些行业?

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确实存在超额产能。根据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的数据,在选取的七个样本行业中,有五个行业的产能超出全球需求量10%-100%不等。特别是光伏组件和锂电池,这两个行业的产能分别约等于全球总需求量的200%和150%。此外,这些行业在2023年的产能利用率普遍处于30%-60%的范围内,远低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通常达到市场均衡状态所需的80%。

近年来中国出口情况如何?哪些地区是主要出口市场?

202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在选取的七个样本行业中的出口增长了190%-720%。其中,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及功率半导体(IGBT)的海外市场份额显著上升。例如,中国以外地区锂电池市场份额增加了40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增加了15个百分点,而光伏组件增加了5个百分点。在这些出口中,有40%-60%的产品销往美国和欧盟。然而,这两个地区未来市场准入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

当前中国主要出口产品面临哪些关税政策变化?

最近,美国对中国部分出口产品实施了一系列关税调整。例如,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光伏产品征收25%的关税,并在2024年进一步提高到50%;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关税从25%提升至100%;对锂电池及相关产品关税从0-25%提升至25%;对功率半导体(IGBT)关税从25%提升至50%,预计将在2025年生效。此外,美国还提高了建筑机械、空调及钢铁等多个领域进口自中国商品的关税。欧洲方面,自2024年6月起,对进口自中国的新型电动车征收27.4%-48.1%的临时性关税。这些政策变化表明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正在升温。

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如何定义行业周期底部,并通过哪些指标进行评估?

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通过“三项原则”来定义行业周期底部,并利用多种指标进行评估。首先,原则一关注行业内大多数公司的EBITDA是否处于或接近盈亏平衡点。具体而言,评估经营性现金流与销售额的比率。截至2024年一季度,在七个样本行业中,有五个行业中50-100%的供应在经营性现金流为零或负值的情况下运行,相较于2023年的两个行业显著恶化。光伏和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最差,而空调行业表现最佳。其次,原则二考察行业是否进入“自我调整”阶段,即管理层是否放弃对周期改善的预期,从而使供需格局有可能重归平衡。这一阶段通过资本支出计划调整趋势来衡量。在过去一年中,锂电池行业的资本支出计划下调幅度最大,当前2024/25年的资本支出计划分别比一年前低41%和28%。相反,功率半导体(IGBT)的资本支出计划上调幅度最大,比一年前高100%以上。最后,原则三评估是否存在需求回升迹象。今年以来,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装机和功率半导体(IGBT)需求增长10-43%,但钢铁和工程机械需求仍维持负面或停滞不前。

如何利用“三项原则”寻找周期转折点?

利用“三项原则”,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构建了寻找周期性底部的框架,同时也能评估周期性修正风险。该分析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盈利能力:通过经营性现金流与销售额比率(OCF/Sales)来判断大多数公司是否处于盈亏平衡点。截至2024年一季度,大多数样本行业超过50%的供应产生了负值或零现金利润。

2.管理层预期:考察管理层是否已接受现实并进入“自我调整”阶段,通过资本支出计划调整趋势来衡量。例如,在过去一年中,锂电池行业下调了41%-28%的资本支出计划,而功率半导体(IGBT)则上调了100%以上。

3.需求变化:根据最新实际需求趋势进行评估。今年以来,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装机和功率半导体(IGBT)需求增长显著,但钢铁和工程机械需求依然疲软。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不同产业的资本支出趋势如何变化?

当前市场环境下,不同行业表现各异。例如:

1.锂电池:过去一年中,该领域资本支出计划显著下调,目前2024/25年的资本支出计划分别比去年低41%和28%,主要来自非一线生产商。

2.功率半导体(IGBT):该领域则呈现相反趋势,其2024/25年的资本支出计划比去年增加100%以上,新产能建设加速。

3.光伏组件:其未来两年的资本开支持续下降,其中2024年预计下降5%,而2025年预计下降16%。

这些变化反映了不同产业在面对市场波动时采取不同策略,以应对盈利能力及资产负债表压力。

非市场因素如政府补贴等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如何?

非市场因素如国企持股、大型跨国公司持股以及政府补贴等,对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在下行经济周期提供支持,并增加弱势生产商退出市场的障碍。例如,在传统工业领域,如钢铁业中的国企持股比例较高,而在新能源领域,如新能源汽车,也存在较高比例的国企持股。此外,根据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显示,在2023年政府补贴占到了一些企业现金利润的2-10%。然而,这些支持措施也存在诸多限制。当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表无法继续支持扩张所需资金时,即便有上述非市场因素介入,也难以避免迎来(资本开支计划调整)临界点。因此,高盛认为,当超过50%的生产商陷入净负债且EBITDA利息覆盖倍数低于5倍时,将不可避免地迎来这一临界点。根据这一分析,高盛预测光伏组件和锂电池将很快达到临界点,而新能源汽车及功率半导体(IGBT)则可能需要2-3年时间才会被迫转向。

中国生产商在中国以外地区建设新产能的趋势如何?其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是什么?

近年来,中国生产商在中国以外地区建设新产能的趋势愈加明显,主要目的是缓解贸易紧张局势带来的市场准入风险。根据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的数据,这类投资受到了中国以外地区的欢迎。我们估算,中国以外地区意向新增产能(在建或规划)总计占到2023年中国实际产能的1-20%,预计到2026-28年这一比例将达到0-10%。其中,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行业最为活跃,锂电池项目中有89%位于美国和欧洲,而光伏行业则有30%的项目位于这些地区。尽管如此,从全球市场视角来看,中国以外地区新增产能规模仍然较小,不足以显著改善供应前景。相比之下,中国本土产能减速幅度更大。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内,对于增长型行业而言,中国有效供应(包括中国出口和来自中国以外生产基地的潜在供应)将在未来几年扩大0.8倍至2.6倍,而传统行业如钢铁、工程机械和空调则将相对持稳。

各行业在未来几年的供需平衡状况及市场份额变化如何?

根据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的数据,在光伏组件和锂电池领域存在积极的潜在风险,即供需平衡和产能利用率可能改善。然而,在新能源汽车和功率半导体(IGBT)领域则存在负面风险,即供需平衡和产能利用率可能下降。钢铁、工程机械和空调行业变动有限。具体来看,如果对美国/欧洲的出口受到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影响,则我们的估测显示各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可能面临2-9%的下行风险(如仅包括美国,则为0-3%)。从2023年至2028年,各行业国内需求与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方面,光伏、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领域的需求增长可能超过供应增长,而功率半导体领域情况相反。

中国过去二十年的超额产能现象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过去二十年间,中国不同行业出现过数次超额产能现象,包括铝、钢铁、水泥、光伏、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等。这种现象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导致:

1.大规模需求增长:例如2002年铝产业扩张,2004年钢铁产业扩张,以及2009-2010年的四万亿基建刺激计划后水泥产业翻番。

2.快速供应响应:例如,新建一家光伏组件工厂仅需6个月,建设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工厂需要1.5至2.5年。

3.政府政策:虽然政府政策加速了周期步伐并推动了波动性,但并不是超额产能的主要推动因素。

此外,由于市场规模与需求增速的不确定性,加上快速的大规模供应响应,使得生产商与整个行业在匹配新增产能与未来需求时容易产生误差。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周期初始阶段。一旦需求放缓,资本支出也会迅速调整,例如近年来由于空调需求稳定,其资本支出/销售额已降至接近零水平。

中国资本支出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中国的资本支出扩张主要受国内需求增长的推动。从历史数据来看,行业资本支出趋势与需求变动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例如,2019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国内需求增长了7倍,建筑机械市场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增长了6倍,而钢铁行业在2001年至2021年期间增长了5倍。类似地,空调和功率半导体(IGBT)市场也分别在2008年至2018年和2019年至2023年期间实现了3倍和6倍的需求增长。

中国各行业的新产能建设周期是怎样的?

根据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的数据,中国各主要行业的新产能建设周期通常为0.5至2.5年。这表明这些行业的资本支出周期较短,供应响应迅速。例如,钢铁、锂电池、功率半导体(IGBT)、空调、电动车、建筑机械以及太阳能模块等行业的新产能建设周期均在这一范围内。

供给侧改革对经济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供给侧改革显著改善了中国部分过剩产能行业的结构性问题。2015至2017年间,中国政府对钢铁、煤炭及铝等主要过剩产能行业实施了一系列去产能措施,包括提供人民币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安置180万煤炭和钢铁下岗员工。这些措施导致超过10%的过剩产能被去化,并严格限制新增产能,从而推动这些行业利润率和价格出现结构性改善。例如,在此期间,这些行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哪些因素决定了一个行业内在回报和盈利能力?

行业内在回报和盈利能力由潜在供应结构、成本曲线陡峭程度以及准入壁垒等因素决定。拥有陡峭成本曲线及强势领先企业的行业通常更易于实现整合,并提供更高回报。例如,中国空调和锂电池两个行业经过多年的整合后,由少数几家生产商主导,其历史平均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分别为12-27%。相反,如果一个行业成本曲线平坦且领先生产商市场地位不突出,则整合难度较大,如钢铁和光伏产业,这两个产业过去一二十年的经风险调整后的回报率并不理想。

哪些中国工业领域具备较高整合潜力?

空调与锂电池领域具备较高整合潜力。在这两个领域中,前两大生产商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例如锂电池前两大生产商占据70%的国内市场份额,其利润率比弱势竞争企业高约20%。此外,这两个领域经过多年整合后,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主导,例如空调业由9家生产商主导,而1996-2006年间业内企业数量曾多达400家。因此,这些领域具备较高整合潜力并能够提供更高投资回报。

请问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在衡量行业集中度方面的作用是什么?目前锂电池和空调行业的集中度如何?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是用于衡量行业集中度的统计指标。根据美国司法部网站的建议,HHI指数介于1,000到1,800之间通常被视为中度集中。我们估算锂电池和空调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其HHI指数分别为2,900和2,200,而钢铁和光伏组件行业的HHI仅为300左右。

行业准入壁垒对市场整合有何影响?能否举例说明?

准入壁垒决定了市场整合的可持续性。最难逾越的障碍通常是生态系统,无论是围绕生产商的供应链或经销渠道。例如,空调行业通过其强大的经销网络维持了较高的利润率和回报,这证明了持续存在的准入壁垒如何能够支撑更高水平的市场整合。

各个行业在准入壁垒方面有哪些具体表现?

各个行业在准入壁垒方面表现各异:

1.政策审批: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自2017年以来暂停发放纯电动汽车生产许可证,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增产能审批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2.技术障碍:车辆组装需要技术知识,车企往往进行关键零部件内部研发;工业/汽车IGBT则需要更高技术门槛。

3.资源约束:大多数领域没有原材料限制,但某些组件如LiDARs和芯片可能存在潜在瓶颈。

4.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例如锂电池性能与质量差异显著,需要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5.客户资格认证:例如汽车产品需更长时间进行客户资格认证,并且有严格详细的国家标准。

6.分销网络:分销网络对于直接销售模式至关重要,如太阳能分布式发电需要分销渠道支持,而OEMs可以选择直接销售模式,因此相对低门槛。

在不同领域中,各类企业面临哪些特定挑战?

不同领域中的企业面临以下特定挑战:

1.新能源汽车(NEV)领域:

·政策审批严格,自2017年起暂停发放新生产许可证。

·车辆组装技术要求高,需要内部研发关键零部件。

·严格详细国家标准,如电池、控制器、能源效率等。

1.锂电池领域:

·性能与质量差异显著,需要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需经过1-2年的验证期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模型。

1.光伏组件领域:

·技术障碍主要体现在垂直整合与自动化上,可提高效率与产品质量。

1.钢铁及其他大宗商品领域:

·产品高度标准化,无特殊政策审批要求,当地政府态度中立,根据项目逐案审查。

这些挑战决定了各类企业在进入市场时所需克服的重要障碍,同时也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路径。

中国空调行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如何?

尽管供应商数量有限,中国空调行业在海外市场占有55%的份额(按销量计算为70%),且大多数生产商当前的利润率为正值。自1998年以来,行业经历了多轮超额产能、价格战和库存周期,并在需求步入成熟期之前成功实现了整合。业内公司数量大幅减少(较峰值减少97%),最终的领先企业通过投资经销网络和整合核心零部件生产,建立起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准入壁垒。同时,日益成熟的需求和技术遏制了大规模的供应扩张。

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行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供应量占全球总供应量的86%,出口量占到产量的42%。从202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增长了1.9倍,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市场份额从67%上升至72%。其中49%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和欧盟。尽管如此,2024年一季度光伏组件价格同比下降了46%,全行业所有企业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为零或负。此外,全行业资本支出预测在过去约12个月内下调了5%-16%。

中国光伏组件生产成本与海外同业相比有何优势?

国内光伏组件生产成本平均比海外同业低30%-60%,而且比估算中的中资企业海外工厂成本低10%。

对于未来几年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何看法?

我们认为中国光伏行业正在进入本轮下行周期的最后阶段,并预计2025年有望见到周期底部。预计全行业三分之一产能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关停,并预计需求可持续性将在2025年及以后推动产能利用率回升。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量占全球总供应量的66%,出口量占到产量的19%。从202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长了6.7倍,在中国以外地区市场份额从10%上升至26%。其中42%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和欧盟。此外,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比海外同业低47%,比估算中的中资车企海外工厂成本低17%-24%。

对于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有何看法?

我们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尚未达到转折点,因为全行业近一半车企仍能产生正现金利润率,同时业内企业对利润率前景持乐观态度,这支持其进一步扩张产能计划。

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及其市场份额如何?

根据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的数据,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及其市场份额如下:蔚来(Nio)占2%,上汽大众(SAIC Volkswagen)占3%,长城汽车(Great Wall)占3%,理想汽车(Li Auto)占5%,长安汽车(ChangAn)占5%,吉利汽车(Geely)占6%,广汽集团(GAC)也占6%。

中国锂电池行业在2023年的表现如何?

2023年,中国的锂电池供应量占全球总供应量的81%,其中37%的产量用于出口。自2020年至2023年,中国锂电池出口量增长了7.2倍,在全球市场份额从26%上升至65%。约57%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和欧盟。中国锂电池产能约等于国内需求量的3.3倍、全球需求量的1.5倍,产能利用率为61%。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一季度锂电池价格同比下降了45%。全行业27%的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为零或负。过去12个月内,全行业资本支出预测下调了28%-41%。

中国锂电池生产成本与海外同业相比有何优势?

国内锂电池生产成本平均比海外同业低28%-56%;此外,中资企业在海外工厂的生产成本也比国内低20%-30%。这一显著成本优势使得中国在全球锂电池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高盛对未来几年中国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何看法?

高盛认为,由于资本支出削减和需求增长,中国锂电池行业前景积极。预计2024年将是本轮下行周期的谷底,随后在2024-26年期间,行业产能利用率将持续回升至55%-60%。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单位毛利将在此期间从人民币188元/千瓦时回升至198元/千瓦时。

近年来中国功率半导体(IGBT)行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2023年,中国功率半导体(IGBT)供应量占到全球总供应量的29%,其中15%用于出口。从2020年至2023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出口量增长了2.7倍,在全球市场份额从3%上升至6%。80%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和欧盟。中国功率半导体产能约等于国内需求量的1.4倍、全球需求量的35%,产能利用率为87%。

中国功率半导体(IGBT)生产成本与海外同业相比有何优势?

在相同制程节点下,国内功率半导体生产成本平均比海外同业低3%-5%;此外,中资企业在海外工厂的生产成本也比国内低5%-10%。

近日,七匹狼、中熔电气、阳光电源等公司先后披露回购计划,特一药业、泸天化等相关公司更新回购进展。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相关产品仍处于示范性应用阶段,如在重负载牵引车辆无人驾驶改造项目中进行示范应用。公司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深挖市场机遇促进公司发展。感谢您的关注。

高盛对未来几年中国功率半导体(IGBT)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何看法?

高盛预计,本土供应商将继续扩张产能以提高市场份额、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并实现产品升级。然而,高盛对IGBT价格前景持谨慎态度,预计供过于求将导致价格下降。

目前中国功率半导体(IGBT)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及其市场份额如何?

根据高盛的数据,2023年中国功率半导体(IGBT)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及其市场份额如下:斯达芯片(Starpower)占15%、中车时代(CRRC Times)占9%、比亚迪电子(BYD Semi)占12%、士兰微电子(Silan Microelectronics)、扬杰科技(Yangjie Technology)、华润微电子(CR Micro)、捷捷微电子(Jiejie Microelectronics)。

2023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市场表现如何?

2023年,中国工程机械产品供应量占全球总供应量的33%,出口量占到产量的53%。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工程机械产品出口量增长了2.0倍,中国以外地区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1%上升至2023年的21%。其中,21%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和欧盟。尽管如此,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仅为30%,且74%的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为零或负。资本支出与销售收入比处于低位,全行业资本支出预测在过去约12个月内调整了-12%/ 6%。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地方债务政府问题,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自2021年以来进入了一轮持续多年的下行周期。预计随着房地产新开工企稳以及工程机械行业进入更新换代周期,国内市场需求有望于2024-25年触底。然而,由于需求主要由更新换代驱动,正常化需求水平可能会低于以往。

中国空调行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如何?

2023年,中国空调供应量占到全球总供应量的75%,出口量占到产量的42%。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空调出口量增长了16%,并且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为55%。其中32%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和欧盟。

中国空调行业目前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目前中国空调产能约等于国内需求量的2.7倍、全球需求量的1.2倍,产能利用率为62%。尽管如此,由于价格同比下降以及部分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为零或负,该行业面临一定压力。然而,在市场需求多样化、企业资本支出自律、利润率重视及供给结构高度整合等因素支撑下,预计空调行业将保持良好的供需格局和盈利能力。

工程机械与空调这两个制造业领域中,中资企业具有什么样的成本优势?

在生产成本方面,中国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平均比海外同业低8%-46%;而中国国内空调生产成本平均比海外同业低10%-30%,且比中资企业海外工厂成本低8%-20%。

工程机械与空调两大领域中,各主要公司的市场份额情况如何?

·工程机械:三一重工(26%)、徐州徐工(21%)、广西柳工(10%)、湖南中联重科(14%)。

·空调:美的集团(30%)、格力电器(31%)、海尔集团(11%)、青岛海信(37%)。

中国钢铁行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如何?

2023年,中国的钢铁供应量占到全球总供应量的54%,出口量占到产量的16%。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的钢铁出口量增长了22%,其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4%上升至2023年的16%。其中,6%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和欧盟。

中国钢铁行业目前面临哪些主要挑战?

尽管2015-2017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幅改善了超额产能问题,但由于建筑业用钢需求发生了结构性调整,预计中国钢铁行业大多数产品的利润率将持续疲软。2024年第一季度,钢铁价格同比下降了6%,全行业几乎所有企业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为零或负。此外,尽管资本支出与销售收入比处于低位,但过去12个月内,全行业资本支出预测上调了0-19%。

中国国内外钢铁生产成本如何比较?

平均而言,中国国内钢铁生产成本与海外基本持平,因为原材料占到钢铁生产成本的近七成。

钢铁行业未来几年的供需情况如何?

根据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的数据,在基本情景下,预计中国和全球范围内的产能利用率将保持相对稳定。具体数据如下:

·2021年:中国产能1,200百万吨,产能利用率86%;全球需求1,965百万吨,其中中国需求928百万吨。

·2022年:中国产能1,279百万吨,产能利用率79%;全球需求1,895百万吨,其中中国需求889百万吨。

·2023年:中国产能1,260百万吨,产能利用率81%;全球需求1,893百万吨,其中中国需求865百万吨。

·预计到2024年,中国和全球范围内的供需情况将继续保持类似趋势。

钢铁行业各主要供应商在市场中的地位如何?

根据高盛的数据,截至2023年,各主要供应商在中国市场中的份额如下:

·宝武集团:13%

·鞍山钢铁:53%

·河北钢铁:72%

·沙钢集团:27%

·首都钢厂:57%

·山东钢厂:56%

·湖南省属企业:45%

·方大集团:31%

这些数据反映出国有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资本支出的增加和潜在的新技术应用(如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部分公司可能会受益。例如,高盛推荐的一些股票包括:

1.Daqo(DQ):作为领先的多晶硅生产商,其目标价格为21.8美元,上涨潜力为35%。

2.通威股份(600,438.SS):作为综合太阳能生产商,其目标价格为13.4元人民币,下跌潜力为25%。

3.比亚迪(BYD-H、BYD-A):作为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其目标价格分别为295港元和309元人民币,上涨潜力分别为35%和32%。

这些公司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多种因素股票资本分配几倍杠杆最好,包括市场需求变化、原材料及电力价格波动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